半岛资讯
yaxintiyu
半岛资讯
yaxintiyu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联系人: 张生

手机: 13800000000

电话: 400-123-4567

邮箱: www.depulongcj.com

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行业资讯

广联航空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作者:小编 点击: 发布时间:2024-09-16 03:35:29

  航空航天产业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是推动国防建设、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领域。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工业技术能力的集大成者,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领域,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其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技术、国防及现代化工业水平的重要体现。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是2027建军百年目标的继往开来之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重要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上,使命召唤、责任在肩,公司贯彻发展新理念,构建发展新格局,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党中央关于加强基础研究的重要决策部署,半岛电竞下载全面贯彻落实习对航空航天事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公司全体员工凝心聚力、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只争朝夕,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围绕两机专项、复合材料产品应用等核心业务领域精耕细作,持续增强公司在整机装配全流程配套服务及一体化交付的全产业链优势能力,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技术源头供给和原始创新动力300152)。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和内涵支撑,承载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使命,更是十四五期间国家产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要根据国内外产业发展态势和市场需求,重点关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装备、航空航天、重大成套装备、特色专用设备、关键基础零部件制造等产业,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市场发展空间大的产业集群和产业体系。航空装备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受到国家重点支持。

广联航空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报告期内,公司坚定发展脚步,持续聚焦主责主业,围绕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积极布局、拓展主营业务领域。在航空工装领域,作为公司的业务基础,公司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业务领域,加大新优势产品的研发力度,进一步精进在航空发动机工装、柔性自动化装配工装生产线领域的加工制造优势,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在航空航天零部件领域,公司以区域客户为核心,积极巩固、拓展复合材料及金属零部件、大部段及无人机整机平台等一系列衍生产品,如航天器、弹翼等承制业务。同时,公司深度参与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高端装备的研制生产任务,从制定锻件方案、绘制锻件图、研讨工艺方案、编制工艺规程、落实生产流程等环节实现了机匣总成全流程制造交付,攻克了航空发动机机匣、盘、环等薄壁零件尺寸大、材料难加工、易变形,自由状态下尺寸难控制等加工和检测难题,熟练掌握各级叶片的叶身型面加工和榫头的精密加工技术,借助在发动机零部件制造领域专业的加工方案设计制造能力,满足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研制的高精尖、高定制化要求。在无人机领域,公司不断探索无人机领域多场景应用,以大型固定翼无人机整机平台为基础,不断向工业应用、仿真模拟等领域横向、纵向拓展,推出各型无人机配套解决方案。公司在巩固无人机整机平台研制市场地位的同时,建立产业化优势,研发出在无人系统细分应用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和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公司依托先进的核心技术和持续的创新能力,在试训领域形成了相关产品体系,包括无人靶机、无人靶标和模拟环境下的电子对抗,可为客户提供不同场景的定制服务,以扎实的产品品质、全面的服务保障和迅速的响应速度,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无人机设计、制造、装配领域的专业化生产能力和智能化制造水平。在复合材料领域,公司聚焦现有复材业务,紧跟当前航空工业下属主机厂及科研院所的业务需求,加大自身研发投入和人才培养,保持公司在大型复材成型、工艺优化、质量控制、一体化交付的全产业链优势地位,增强客户粘性。公司目前已掌握共固化、共胶接等整机结构件的成型工艺,具备金属胶接复材产品制造及表面处理特种工艺,能够有效提升产品稳定性、良品率和完成效率。公司在巩固现有业务基础的同时,拓展其他先进复合材料应用场景,有序拓展业务范围,丰富复材零部件的业务体系,为公司创造新的业绩增长点。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了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要性,并特别提到了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生物制造、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作为新的增长引擎。总体来看,我国低空经济发展潜能充足、前景广阔,无人机产业将成为低空经济的主导产业,随着低空空域改革的推进以及无人机行业系列政策支持,现有主要应用需求将进一步释放,城市物流、载货、载人等新型应用场景也将拓宽,无人机产业链将是低空经济发展核心受益环节。公司深耕通用航空领域多年,持续加大对民品业务重要战略部署基地的投入,2013年以来,公司参与了国家批复的多个大型飞机研制项目。经过多年的生产科研实践,公司可为各型通用、民用飞机及无人机提供研发配套服务。

  借助党和政府关于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力度的各类政策及新一轮东北振兴的历史发展机遇,公司紧紧围绕民品业务重要战略建设部署,密切对接客户需求,积极推动产品交付进度,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推动公司无人机、eVTOL等业务的快速发展。

  公司持续加大整机装配及一体化交付研发力度,围绕低空载人运输机、无人运输机、飞行汽车等零部件研制业务持续发力,可以满足客户从产品初期的工艺准备到整机结构批量交付的需求。

  在哈尔滨、西安、自贡、珠海、沈阳、武汉等地,公司均已具备复合材料产品核心交付能力,形成了全国范围内的分专业、分地域快速响应机制。公司业务能力已能覆盖飞行器所需的结构设计、工艺准备、零部件制造、机体装配及批量交付的全产业链需求,可以有效降低研发成本,缩短产品制造周期,为产品的研发交付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2024年1月19日,习在“国家工程师奖”首次评选表彰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对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提出殷切希望,强调工程师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重要作用,为推动新时代工程师队伍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了科学指引。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贯彻“强科技研发、高标准合规、低成本制造”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提升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先进制造能力、体系保障能力和运营效率,公司持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自立自强放在首位,加快战略科技前沿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优化健全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加强科技创新技术基础和相关能力建设,围绕建机制、搭平台、提能力、增效益持续推进技术攻关活动,创新活力、保障能力、价值创造能力不断增强。公司关注重点科研成果转化,充分利用科研成果在实际生产中的转化作用,激发科研创新活力。公司根据航空航天行业的特点,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构建了符合公司发展战略、满足下业需求的高效的研发组织结构,制定了合理的研发管理制度与激励制度,在涉及的各细分领域储备了一批研发人才,形成了创新进取的研发机制,有力保障了公司研发项目的储备与开展。在落实各项科研项目计划的同时,公司加强科研队伍建设,通过外部精准引进及内部培养,建立专业强大的科研团队及人员激励机制,着力加强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健全校企联合育人机制,实现员工队伍结构持续优化,为科研创新体系不断注入新的生命力,确保完成全年各类研发任务。

  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投入5,751.79万元,完结19项科研课题,拥有授权专利235项,其中34项发明专利、199项实用新型专利及2项外观设计专利。公司持续加大对精密焊接技术及无损检测等特种工艺的研发投入,公司通过对各种原材料、焊料、工艺参数、环境条件等因素反复探索,并对切片进行致密性分析、高低温气密试验对比,最终掌握电子束焊工艺技术,实现两机产品材料的精密焊接;通过研究不同技术规范的钛合金、高温合金的热加工参数及性能,掌握了不同材料规范在制造各类零部件的先进工程制造技术以及各类特种工艺;公司在现有技术和创新体系基础上,持续加大在自动化生产技术、材料成型技术、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研发投入,全面掌握了工艺装备设计、复合材料铺层设计及固化成型设计过程中壳体变形、强度及精度控制等难题的解决方案。同时,根据大型复合材料结构件轻量化发展方向,建设数智化管理系统,迭代原有的分块成型、整体拼接大型复合材料结构件产品工艺,向一次成型的大型整体复合材料产品升级发展,缩短产品的研发和制造周期,提高结构类产品的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自动化、数字化以及智能化水平,用科技创新助推降本增效。

  报告期内,公司因地制宜发挥各区域、各主体研发制造平台优势,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态势。各区域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紧紧围绕公司战略规划,密切对接航空工业集团、中国商飞、中国航发、航天科技000901)、航天科工、中国兵工、中国兵装、中船重工等军工央企的区域主机厂、总装厂及科研院所需求,立足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及科研条件,因地制宜积极开拓市场,整合行业上下游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快速响应机制,实现“集团统筹,各地联动”的资源调配模式,集中调配集团体系内人力、物力,快速响应市场客户需求,深化协同效应,实现资源互补,紧紧围绕募投项目规划,积极推进项目建设,有效扩大产能规模,各地产能得到充分释放。

  报告期内,公司收购景德镇航胜剩余49%股权,景德镇航胜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进一步提升各类飞机、无人机、航天器等航空航天铸件产品加工和高端零部件制造优势;收购中捷飞51%股权,进一步提升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及组件加工研制优势。新设北京广联、沈阳广联,通过投资广联航空自贡无人机总装及零配件项目、广联航空西安航空产业加工制造基地项目二期、广联航发沈阳航空产业园航空发动机智能制造项目等,完成了对超大型航空复合材料专用热压罐、大型复合材料龙门式自动铺丝系统、大型复合材料机器人式智能铺丝系统、进口大型复合材料超声C扫检测系统、高精度五坐标加工中心、航空零部件数智化智能制造生产线、进口五轴叶片专用生产线及多条复合材料成型工装生产线等生产加工设备的建设投入,有效提升公司在航空航天制造领域的专业能力,与公司各地区现有资源形成有利互补,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客户需求,实现与区域内客户深度绑定,公司在航空航天超大型工装、大型复合材料零部件及金属零部件的研制与制造能力得到持续加强,全面提升公司航空航天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的综合配套能力。

  截至2023年底,公司已完成在哈尔滨、珠海、西安、成都、沈阳、自贡、景德镇、晋城等地设立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加工基地,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覆盖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南等我国主要军工大省,集航空航天高端工艺装备研发、航空航天零部件生产、航空器航天器机体结构制造协同化发展的全产业链布局。

  公司专注于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的研发、生产、制造,是国内知名的民营航空航天工业配套产品供应商。产品覆盖军用和民用领域,主要为航空工装、航空航天零部件与无人机产品,其中复合材料工艺装备、零部件和部段的加工制造技术处于行业先进水平。公司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黑龙江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及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目前已获得AS9100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各类开展业务所需的资质认证。

  公司参与了国家批复的多个大型飞机研制项目,是C919大型客机的零部件、成型工装供应商和C929货仓门等零部件及中机身壁板组件装配生产线的供应商,设计制造了AG600水陆两栖飞机的总装配生产线,此外还为多种型号军用飞机、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航天器以及无人机研制航空航天配套产品。

  航空工装,是指用于飞机零部件成型或部段、整机装配的专用工艺装备。航空工装设计在飞机生产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工装设计水平直接影响产品的生产周期和产品质量。按照产品用途,公司的航空工装产品可以分为成型工装和装配工装。公司承接了航空工业集团下属主机制造厂和科研院所众多型号军用飞机、民用飞机、通用飞机及无人机的航空工装研制。

  成型工装,是指用于航空航天零部件成型的专用工艺装备,尤其是复合材料产品成型过程中所需使用的各类工装。出于导热均匀性、轻量化的需要以及产品成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外形复杂、曲率变化大、难于脱模等问题,成型工装目前普遍采用薄壳式焊接结构。

  装配工装,是指在完成产品从零件到组件、部件以及总装过程中,用以控制其几何参数所用的具有定位功能的专用工艺装备。装配工装是一种协同工艺设计,主要包括工艺模型编制、工艺表单样式定制及生成、工作流程管理、工艺知识库维护和使用等功能。装配工装具有定位、夹紧等功能,其作用是对飞机各类部段的装配、铆接进行支持,最终完成飞机结构的总体装配。公司所研制装配工装大多采用先进的柔性支撑定位系统,以此来定位飞机各大部段,用以完成飞机前机身、中机身、后机身的精准对接,中央翼与中机身、中央翼与外翼、尾翼与后机身的精准对接,以及起落架、发动机的安装等。

  航空航天零部件是直接组装在飞行器上的零部件,按材质可以分为金属零部件和复合材料零部件。公司航空航天零部件业务的主要客户包括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航发、中国商飞、中国兵工、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下属多家主机厂、总装厂及科研院所等。

  公司长期从事航空工装设计制造、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等工作,技术团队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在设计经验、工艺技术、生产流程、制造风格等方面,拥有了丰富的操作经验、稳健的机制以及优良工艺设计习惯,公司与多家主机厂及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

  金属零部件原材料大多为专用的钛合金、铝合金、不锈钢和高强度耐热合金等,需要加工成各种结构复杂的零部件,如飞机肋类、梁类、框类,航天器各类舱体以及两机机匣类、盘类、环类等零部件,其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加工精度和产品质量可靠性要求高。

  因铝合金、钛合金、不锈钢、镍基高温合金、高强度钢等材料,材质轻、难加工的特性,且本身尺寸跨度大,很容易发生变形。因此,在航空航天零部件的制造中,数控加工技术得到普遍应用。公司在金属航空航天零部件生产方面,尤其在大型零件加工和工艺技术上领先,公司具备独有的金属零部件加工策略和加工技术,保证了薄壁航空航天零部件的质量和周期。

  复合材料零部件主要是以碳纤维、玻璃纤维等为增强体,合成树脂等为基体制造的航空航天零部件。相比传统金属零部件,复合材料零部件在比强度、比模量、耐疲劳性、耐腐蚀性等技术指标具有一定优势,可有效减轻飞行器重量、提升飞行器产品性能。

  公司复合材料零部件主要通过热压罐成型工艺制造而成。热压罐成型工艺是目前航空航天系统最为常用的复合材料零部件成型方法,生产的产品具备刚度强度高、内部质量优良、性能稳定等特性。因此,热压罐成型工艺主要应用于结构效率高、尺寸较大、性能要求稳定、制造难度大的复合材料零部件或整体结构件。公司在复合材料零部件制造方面,基于在成型工装研发上的优势,具有先进设计理念和创新的复合材料产品生产工艺能力。

  依托公司长期在成型工装、航空航天零部件的技术积累与经验优势,根据下游客户需求,公司涉足无人机业务,进一步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第一阶段公司通过将自行生产的航空零部件组装成航空部段,研制生产无人机部段;第二阶段公司成功研制无人机机体结构平台,完成最大起飞重量60至3,500公斤的多种无人机机体结构平台的研制,第三阶段,公司具备了无人机整机结构设计与整机结构制造能力,能够完成产品结构设计、工装设计制造、产品生产、部段装配和总装装配任务。

  公司采购模式为按需采购。公司编制采购计划,下达采购订单,分批向供应商采购。公司建立了专职的采购部门,负责公司业务所需原材料采购。采购部门根据批准的用料计划单组织采购,将采购计划进行比价,与供货方签订采购合同。采购物资运到公司时,先由采购部门对照核对采购计划,经确认无误后,交质检部门进行质量检验,检验合格的物资交仓储部进行核对办理入库手续。财务部门审核相关单证后进行付款。对于常用材料,如部分钢板、常用标准件等公司会进行备库以保证及时供应。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供应商管理制度。在初选供货商时,公司进行深入细致的市场考察,重点了解供货商的实力、专业化程度、货物来源、价格、质量及目前的供货状况。公司对其采购产品投入生产后的使用情况进行质量追踪,由生产、技术部门反馈,同时对供货单位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工作,进行业绩评价,对其采购的产品进行检验。公司与具有一定规模和经济实力的供应商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了稳定的采购渠道。在保证原材料质量的基础上,保证了原材料的及时供应,并实现了对采购成本的有效控制。

  公司技术部门根据客户提供的数模、图纸、技术参数等进行工艺分析,完成产品设计,确定工艺方案,编写工艺规程,送客户审定并取得客户确认;生产部门确定生产任务后根据合同约定时间进行生产排程,生产各职能部门、生产班组按照技术部门制定的工艺规程及作业指导书,严格执行生产控制程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生产任务;在生产过程中,公司质量部门对各生产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控,确保产品的质量。

  生产过程中,根据客户要求,公司通过召开生产调度会的形式对生产任务及模具参数进行及时调整,以确保订单的如期保质履行。对于特别复杂的工艺和编程技术,在技术人员制定后,公司召开制造工艺评审会,按评审后方案修订工艺技术文件。公司及时、准确、真实地记录工艺数据。成品入库后,将入库单与合同检查核对,办理产品发运手续。公司按合同和用户要求办理产品发运。

  根据公司与客户签署的航空工装/航空航天零部件来料加工协议内容,客户委托公司按照其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进行定制加工,加工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如钢材、铝材、复合材料等由客户提供,加工费根据客户每次的具体加工要求,综合考虑加工难度、加工风险、工艺设计、工序、工装耗用、辅材提供、交付进度等因素确定。来料加工在航空工装、航空航天零部件领域属于常规业务模式,如爱乐达300696)等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存在该类模式业务。

  国内飞机主机制造厂商均建立了合格供应商名录,在选择供应商时,飞机主机制造厂商仅从合格供应商名录中挑选部分优质供应商进行综合评选,供应商的产品设计制造经验、加工制造能力是获取业务的重要支撑。公司已成为航空工业集团、中国商飞、航天科工等国内航空工业核心制造商的供应商。航空工装、航空航天零部件等产品均需按客户的要求设计、制造,产品差异化程度高,部分产品需要在客户生产线进行调试验收,因此公司产品的销售采取直销方式。公司主要通过各主机厂的任务分派、综合评标、议标和公开竞标等方式获取订单。

  公司设立了专门的销售部门,负责销售工作的开展。公司销售人员进行日常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客户提出实际需求后,销售部门联合技术部门、生产部门审核客户的需求,安排签订合同。销售部门按规定程序下达项目生产令并及时送往各执行部门,生产部根据项目生产令的重要程度、生产的难易程度和客户的时间要求,科学合理地组织生产,销售部门同时与技术质量部门配合,对质量要求高、生产难度大、时间要求急的产品进行现场跟踪,以满足客户的要求。产品完工入库后,销售部门按合同要求制定发运计划,保证产品按时、安全运到客户处。销售部门负责搜集客户质量信息反馈,并及时处理。

  我国边境绵长,邻国众多,建设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对我国而言十分重要。为了满足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求,近年来我国大力加强空军建设,数十个型号的飞机实现首飞、鉴定和设计定型,一大批先进航空装备实现批量生产。未来,各种用途的新型先进战机将不断研制成功并列装,原有主战机型也将进行扩产和升级。

  我国军用飞机的产量将维持高位增长,为完成对旧有机型的淘汰和更替,半岛电竞下载增强国防力量,我国将加大新机型的制造力度;同时,我国将加强对现有机型的升级和改造,加快推进新一代飞机的研发工作。我国军用航空工业配套的各类产品,将迎来广阔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我国民用航空工业抓住国家大力扶持航空工业、推进制造业整体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以多个重大项目为核心,开展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实现了从“总体跟跑”到“主体并跑”的转变,推出了一大批技术可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民用飞机机型。目前,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基本形成了由大中型运输机、涡桨支线飞机、通用飞机、直升机及其配套系统构成的产品体系。一系列机型的研发和生产,对配套产品形成了强劲的需求,将拉动我国航空工业配套产业持续发展壮大。

  我国民用航空企业日益活跃的研发活动,带动了航空工装、零部件和部段市场的不断扩大。航空装备研制具有“一代材料,一代装备”的特点,当航空装备还在预研论证的时候,很多零部件、材料的试制和生产早已提上日程,这个过程中所需的配套装备、原材料具有小批量、多品种的特点,相应配套产品的生产难度大、成本高,专业性程度很强。与此同时,航空装备产品研制质量要求高、时间紧,尤其是新机型新材料要不断地试用、试验,才能达到型号研制要求,同时还必须确保研制时间节点。民用航空工业的研发活动迅速扩大了与研发配套的航空工装、零部件和部段等产品的市场空间。

  根据《“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继续规划低空飞行政策并推动通用航空机场建设,很多省市都将通用航空产业视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下一个重要增长点。上海、广东、陕西、安徽、西藏等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十四五”规划中都将通航产业包括通用机场建设、通用航空制造、无人机产业等纳入其中,对通用航空的发展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

  为推动通用航空制造业发展,促进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以及民航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到2027年,我国通用航空装备供给能力、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现代化通用航空基础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高效融合产业生态初步形成,通用航空公共服务装备体系基本完善。到2030年,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新模式基本建立。《方案》的总体要求是坚持创新驱动、开放融合、示范引领、安全发展,以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导向,通过应用场景创新和大规模示范应用,加快通用航空技术和装备的迭代升级,建设现代化通用航空先进制造业集群。

  发展通用航空制造业,加快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是塑造航空工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加快制造强国、交通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加快提升通用航空装备技术水平,提高通用航空装备可靠性、经济性及先进性。推进大中型固定翼飞机、高原型直升机,以及无人机等适航取证并投入运营,实现全域应急救援能力覆盖。支持加快支线物流、末端配送无人机研制生产并投入运营。支持智慧空中出行(SAM)装备发展,推进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等一批新型消费通用航空装备适航取证。鼓励飞行汽车技术研发、产品验证及商业化应用场景探索。

  近年来,各型察打一体无人机、中高空侦察机、反辐射无人机、中短程多用途无人机等先进机型已列装部队,随着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加强、海空军编队力量补短板,无人机在通信侦察、电子对抗、空中打击等领域的应用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随着无人机在中东战场上大放异彩,无人机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关注的对象。对于地处局势动荡、战争频发的地区的国家,无人机更是亟需装备,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我国军用无人机的出口。更高的性价比使得我国军用无人机广泛出口中东、非洲、拉美等地区的第三世界国家。在我国无人机型谱进一步完善,性价比优势继续保持的情况下,我国在全球无人机军贸市场的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无人机是低空经济主导产业,工业级无人机有望快速发展。我国无人机产业发展起步于军用无人机,进入20世纪后逐步转入民用领域,随着5G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成熟,无人机将成为低空经济拓展新场景新业态的有力工具,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

  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代表,受益于政策、技术、资本的多因素催化,已初步具备放量基础。其中以无人机、eVTOL为代表的飞行器对机体轻质化、小型化、高性能具有较高要求,碳纤维复合材料以其出色的强度和刚度、质量轻、耐腐蚀性、耐高温性等优异性能得以大规模应用。

  低空空域资源是我国尚未开发的重要战略资源,低空经济赛道将是推动我国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赛道之一,未来在国家顶层规划和政府政策支持的指引以及新能源航空动力技术、无人驾驶航空技术、先进航空制造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持续创新发展,低空经济的时代已经到来,未来将不断持续涌现出诸多新成果、新产品、新业态以及迫切需要解决的新问题,低空经济产业将迎来高速发展的机遇期。

  航空发动机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和“工业之花”,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科技水平、科技工业基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飞机的“心脏”。航空发动机的研究和发展特点是技术难度大、耗资多、周期长,对飞机性能以及飞机研制的成败和进度有着决定性影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标志。航空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复杂,涉及几乎所有科学和工程专业领域,主要结构部件包括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和尾喷管,零配件达3万多个。此外,受限于发动机的尺寸小和工作环境严苛的原因,组装过程精细严格,生产商需要在有限的空间中安装成千上万个零件;凭借组装精度要求高,单个组件的组装需要独特的技术。目前,全球能够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的国家只有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和中国等少数国家。燃气轮机亦是我国“两机”重大专项的发展方向之一,其以连续流动的气体为工质带动叶轮高速旋转,将燃料的能量转变为有用功,是一种内燃式动力机械。燃气轮机拥有启动快、维修方便、运行可靠、自动化程度高等优势,在发电、供热、天然气管道运输、海陆空运载工具推进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燃气轮机将得到大规模应用。

  我国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的发展起步较晚,加之受制于国外的技术封锁,我国发动机技术落后于全球先进水平。为全面提高我国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研制和产业化能力,我国先后推出多项政策,鼓励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技术水平不断升级。随着国家“两机专项”政策的落地,我国初步建立了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自主研发体系,研发技术得到了持续发展。国内主机厂降低了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的进口依赖,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零部件的国产化率也不断提升,国产替代趋势明显。

  航天产业是由导弹、火箭、卫星、空间飞船以及空间探测器等航天装备构成的高科技产业。航天产业已经成为全面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石,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航天产业与国防军工的联系变得空间紧密。我国导弹武器装备建设加速推进,武器装备实战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航天发射次数蝉联世界第一,众多航天重大工程取得决定性成果;众多商业航天发射试验争相开展,大量商业卫星计划不断被提出。航天防务装备需求有望出现高速发展。

  公司深耕于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结构类产品领域十余载,以具有突出技术优势的航空复合材料工装为基础,积极开拓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结构类产品业务,已实现了航空航天高端工艺装备研发、航空航天零部件生产、航空航天器机体结构制造协同化发展的全产业链布局,形成了跨度较深的纵向一体化产业链优势,是国内专业化程度高、技术积累丰富、广受认可的民营航空、航天配套产品供应商,在国内航空、航天工业中具有较高知名度,是多家主机制造厂商的战略供应商以及金牌供应商。

  经过多年的科研生产实践,公司形成了以航空工装业务为基础,航空、航天复合材料产品为核心,无人机整机结构研制为目标的全产业链布局。

  航空工装方面,具备航空航天制造所需全部工装(机加夹具、成型工装、装配夹具、装配工装、总装配线)的设计及制造能力,公司航空工装设计实现了数字化、参数化和自动化,形成了独有的设计规范,设计效率不断提高。是少数具备从航空航天产品设计、工装设计、产品生产到产品实现能力的民营企业。

  公司利用在航空工装领域长期深耕所积累的技术优势和渠道优势,掌握了制造航空器、航天器等产品复合材料零部件和金属零部件的经验与技术。在复合材料零件制造方面具有与世界同步的设计理念和复合材料产品生产工艺能力,能够快速自主开发生产航空、航天零部件的配套工装,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压缩了生产周期。公司复合材料零部件研制能力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能够为客户提供复合材料零部件研制的整体解决方案。

  公司拥有无人机全部成型工装、装配工装设计与制造能力,产品工装方案、零件加工方案同时提出,降低了无人机的制造风险,减少了无人机研发和制造成本、缩短了研制周期,掌握了无人机总体、结构、旋翼、传动、试飞及燃滑油系统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具备了实际应用的型号设计、大批量稳定生产能力,能够为全行业提供无人机系统研制的全方位解决方案。

  公司专业从事航空、航天复合材料产品设计、研发、制造,在业内不断发展壮大并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少数民营企业,已被评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黑龙江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及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公司已经实现从航空航天复合材料工装、航空航天复合材料零部件、无人机整机结构等复合材料产品研制的多元化产品布局。目前,公司拥有授权专利235项,其中34项发明专利、199项实用新型专利及2项外观设计专利,多项复合材料产品相关专利成功运用于C919、C929国产大飞机零部件、部段的研发试验上,是国产直升机的复合材料零部件外包供应商。此外,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建立了科学、高效、标准化的精确制造流程,采用了先进的ERP控制管理手段,对原料采购、加工、质量检测等关键工序进行全方位的跟踪。公司持续引进技术水平较高的精确制造设备,引进的龙门式五轴联动数控铣床、五轴联动镗铣加工中心等设备,解决了航空复合材料工装复杂空间曲面加工精度和效率的平衡问题,优化了加工空间,使制造过程具有最佳的畅通性和更高的可视性;引进的进口高性能热压罐、预浸料生产线、复材铺丝机、先进自动下料机、超声波复合材料蜂窝铣床、激光铺层定位系统、大型固化炉和多尺寸热压罐及上千平方米的复合材料无尘净化车间,为复合材料工装和复合材料零部件的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保证了复合材料产品的质量和供货周期。公司将在现有研发技术和创新体系基础上,通过募集资金投资和项目持续建设,围绕航空新材料、航天领域新技术、大型军用无人机等产业发展方向,继续加大新产品开发和投入力度,凝聚和培养产业技术创新人才,将公司研发中心建设成为技术研发试验开发创新的重要基地,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储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航空航天工业配套产业中,核心客户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客户壁垒很高。整机研制对航空工装、零部件、飞行器部段产品的可靠性有着相当高的要求,主机制造厂商和航空、航天科研单位选择供应商时均较为谨慎,一般会对其进行较长时间的考察和严格的审核认定,只有进入合格供应商名录的单位才有资格为其提供各类产品。航空、航天产品研制周期较长,供应商往往需要在预研阶段介入,并在后续的产品研发、生产阶段持续参与。由于上述原因,下游客户一旦选定供应商后,一般不会轻易更换。对于军用航空、航天相关产品而言,基于安全保密和更换成本的考虑,更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

  公司已经拥有优质的客户群体,包括航空工业集团、中国商飞、中国航发等国内航空工业核心制造商旗下的各飞机主机制造厂商,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国兵工、中国兵装、中船重工等军工央企集团下属科研院所及科研生产单位。凭借优秀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公司获得了核心客户和市场的广泛认可。

  公司拥有经验丰富的研发设计团队。截至2023年末,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达到15.93%。对于航空航天零部件、无人机等新业务,公司每年通过公开招聘和行业人士推荐的方式从航空业各大国有企业、研究所引进专业人才,再由外部引进的专业人才带动内部既有技术员工,形成了不断更新和富有活力的研发队伍。公司技术工人老中青骨干经验丰富,核心加工制造技能手手传承,凭借多年的实践经验积累,具备了成熟扎实的工艺技术。同时,公司定期聘请各大主机厂商和高校的专业人员到公司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

  通过多年来在行业内的稳步发展,公司培养了一支具有竞争力的核心团队。团队核心技术人员大多毕业于国内主要航空航天类院校,并在航空航天领域内积累了丰富的研发生产及管理经验。核心团队对航空航天产业的深刻理解将助推公司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航空工业、航天工业是一国科技实力最为直接的展现,产品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国家和行业通过严格的质量认证体系对供应商进行管理,确保各级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达到标准。对于通过质量认证的供应商,下游客户会对供应商进行持续的考评,跟踪供应商的质量稳定性、及时交货能力以及新产品研发能力。只有技术含量高、产品质量稳定、生产组织和管理良好的企业才能够持续获得客户的认证。公司重视质量体系认证和客户认证工作,目前已同时获得AS9100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以及从事相关产品生产和销售需要取得的各类资质,在行业内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公司已被航空工业集团、中国商飞、中国航发、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国兵工、中国兵装、中船重工的下属单位列入供应商目录。

  报告期内,公司充分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契机,积极应对宏观环境变化下的新挑战,坚持目标导向,凭借公司在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内的技术及加工工艺优势,强化市场意识,积极拓展业务领域,加大产业上下游拓展力度,专注产品质量,实现订单规模稳定增长,持续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化发展布局。

  随着国内航空航天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和对新一代国产大飞机的热切期待,我国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报告期内,公司紧密围绕全年生产经营目标,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早启动、细筹划、精管理、重实效”的行动战略指引,不断深化内部管理,从“重合规,抓质量,精人力,稳交付”几个方面不断修炼内功,实现全年提质增效。2023年度,公司的全年营业收入呈现稳中有增的趋势,公司聚焦市场主线,通过精准研判市场形势,不断深化业务布局,优化和完善体制机制,提升组织效能,积极推进研发生产进度,确保项目按计划顺利交付,实现营业收入7.4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50%。其中,航空工装业务得益于新型国产飞机不断地研发投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41亿元,增幅77.79%,突破历史最高水平。与此同时,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的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产能布局优势凸显,大部分客户业务收入稳中有增,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改善,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入1.7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1.53%。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在2023年度有所下降,较上一年度降低10.75%。其中,公司毛利率相对较低的航空工装类业务大幅增加,导致公司本年度产品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同时,受行业政策影响,部分客户产品在2023年度订单存在周期性波动和价格调整,导致航空航天零部件业务增速不及预期。公司航空航天零部件及无人机业务2023年度营业收入有所下降,实现营业收入4.8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65%,毛利率水平出现下滑,同比下降6.20%。

  除此之外,报告期内公司各项费用率增长也较为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司持续加大各生产基地的建设投入,投资广联航空自贡无人机总装及零配件项目、广联航空西安航空产业加工制造基地项目二期、广联航发沈阳航空产业园航空发动机项目的基础建设,购置生产所需各类航空航天精密制造设备和设计软件及管理软件平台。建设期内,公司通过购置设备或在建工程转入使固定资产增加6.61亿元,通过购置土地及设计软件等使无形资产增加4,216.52万元,致使2023年度公司新增折旧与摊销费用合计金额为1,628.42万元。

  2、为加快公司产业布局建设进度,公司于2023年发行可转债7亿元分别用于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金属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航天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以及大型复合材料结构件轻量化智能制造项目等。截至本报告期末,本次发行的可转债募集资金已投入使用75%以上,可转债目前仍有较长的存续期,转股数量较少,致使可转债在报告期内计提财务费用为1,941.92万元。

  3、随着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解锁与归属的按期进行,股份支付费用较上一年度有所下降,报告期内计提股份支付费用为971.16万元。

  4、公司贯彻创新理念,持续加大前瞻性技术研发投入,不断扩大研发队伍规模,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推进产品技术迭代,重点关注研发技术在生产中的转化效率,培育发展新动能。2023年度,公司实现研发立项19项。截至报告期末,研发费用支出5,751.7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77%,较上一年度新增1,182.83万元,研发费用率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5、为了持续加强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公司构建了极具竞争优势的薪酬体系,旨在提高员工薪酬水平,确保薪酬的激励性,增强公司的对外竞争力,进而实现吸引并留住人才的目标。2023年度,公司引进数名在航空复合材料、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以及无人机总体设计等领域的高端人才,并整建制引入国内领先的航空发动机工装研发设计团队,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员工总人数同比增长35.41%,全年职工薪酬支付金额2.6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58.76%。

  2023年,公司净利润率因各类费用的增加而有所下降。截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459.47万元,相较于上年同期下降30.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438.07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2.71%。

  展望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质量第一”的发展理念,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服务质量,满足客户日益多样化的需求。针对综合毛利率下滑的问题,我们将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努力恢复和提升毛利率水平。同时,公司将继续加大在产能扩张和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以推动公司在航空航天高端装备领域中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实现全产业链协同合作纵深发展,强化内部管理,提升运营效率,确保公司在新的一年里实现发展态势稳健化、持续化。

  公司的发展目标是:“瞄准世界先进水平,成为全球优秀的航空、航天产品供应商”。公司将配合国家航空、航天工业发展战略,为各飞机主机厂商及科研院所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努力提高航空、航天零部件产品的技术含量,丰富零部件和部段的产品型号,同时加快无人机研制工作,生产新型号、大吨位的无人机。

  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和行业的发展状况,公司确定的发展战略是:专注于航空、航天制造工业,抓住我国航空、航天产业快速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坚持“自主创新、产品升级、先进制造、规模发展”,加速推动公司转变为自主创新能力突出、核心竞争力显著、成长性良好的航空工装、航空航天零部件以及无人机产品的“综合服务商”。

  公司将继续坚持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加大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整合产、学、研资源优势,提升公司技术研发水平。同时,公司将建设研发技术中心,加大航空、航天复合材料零部件、整机结构的研发力度,引进高素质研发人员,购置先进的实验仪器、检测设备,通过自主创新和合作研发相结合,力争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方面取得突破,不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公司将抓住国家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的机遇,继续开辟国内主要民用飞机和军用飞机整机厂商及航天、船舶、兵器等客户,与其建立深入的战略合作关系。同时,提升售后服务水平,对客户提出的问题做到即时响应、即时解决。加强售后服务队伍建设,针对各类业务分别配备专业的售后服务人员,提升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公司将建立长期稳定的人才引进与培养渠道,优化人才结构,进一步加强研发、生产和销售各领域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同时,公司将建立与现代化企业制度相适应的薪酬分配机制,根据员工的贡献对其进行激励,为员工提供良好的用人机制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优秀人才积极予以提拔。

  公司将把投资方向集中于与主营业务相关的领域,通过必要的投资、融资、并购等手段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资源;拓宽融资渠道,为公司高速发展提供可靠的、低成本的资金支持,将资金运用风险控制在较低范围;规范投资流程,建立合理有效的投资决策程序,提高投资决策专业水平,加强对投资效果的检查、监督、评价和问责。

  为了保障公司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促进公司持续快速发展,维持公司技术优势,公司将在已有成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延伸,加大科研领域投入,通过自主开发以及合作开发相结合的方式开发新技术,不断积累产业核心技术,巩固和扩大既有的产品市场。同时,公司将与国内领先的科研单位共同开展科技研发,培育、引进和吸收新产品、新技术,与公司现有的核心技术相结合,形成新的核心技术和技术优势,进一步加强核心竞争能力,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未来三年,公司将加大新产品开发和投入力度,发展新材料领域、航天领域新技术,发展航空航天零部件生产,尤其增强复合材料航空、航天结构件与整机结构配套能力,进一步开拓无人机新机型研制。公司还将加大对其他航空、航天前沿领域的研究和投入,把公司打造成具有国际先进制造水平的航空、航天产品制造加工平台。

  公司力争在三年内将现有研发中心打造成省级工程技术中心,进一步提升公司技术研究综合实力。公司还将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建立先进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产品研发平台,开展科研攻关,完善公司现有技术研发体系,提高科研人员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研发手段,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公司将以自主研发和与科研院所合作为依托,瞄准航空前沿领域,参与国家新型飞机研发制造项目,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使公司始终处于行业技术领先地位。

  公司本着“立足创新、追求卓越、专注质量、诚信服务、争创一流、共同发展”的宗旨,坚持“坚持科学管理,持续追求卓越,争创一流产品,赢得顾客满意”的质量方针,建设“务实、进取、严谨、创新”的企业文化,带领公司员工进一步提高公司研发实力,加快“自主创新、产品升级”的步伐,为实现公司战略目标提供有力保障。公司将严格执行质量体系文件,明确岗位、责任、权利、利益,实行全面质量体系管理,保证公司高质量和高效率运行。

  公司主要业务的最终用户为军工企业或军方,其订单的下达受到国内外形势变化、军方审批程序、研发采购计划等多种因素影响,并非均匀发生,导致收入存在一定的波动性。

  若国际形势发生转变,军方相关采购政策或审批程序发生变化,或者公司的军用产品的品种、型号和技术更新计划变更,或者军方改变了产品交付时间,则军方和军工企业对军用产品的需求数量将存在不确定性。若未来军品的订单产生波动,将对公司盈利能力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持续保持军品市场的开拓力度,不断完善技术研发体系,提高客户需求的转换效率,提升公司产品的竞争优势。

  公司生产经营规模迅速扩张,公司组织架构也日益庞大,管理链条较长,导致管理难度增加,可能存在因管理控制不当遭受损失的风险。报告期内,公司净资产大幅度增加,公司资产规模的迅速扩张,在资源整合、科技开发、资本运作、市场开拓等方面对公司的管理层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公司管理层业务素质及管理水平不能适应公司规模迅速扩张的需要,组织模式和管理制度未能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而及时调整、完善,未能充分发挥决策层和独立董事、监事会的作用,将给公司带来较大的管理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进一步加强组织管理,优化组织结构流程,加强内控建设,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和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以应对公司规模迅速扩大带来的管理难度。

  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的客户分布较为集中且主要为军工央企,应收账款周转率较低。应收账款能否顺利回收与主要客户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密切相关。如未来应收账款增长速度较快,公司将面临更多的呆账、资产减值风险;如不能及时回款,将会占用大量流动资金,影响,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持续监控应收账款客户的财务状况,加大应收账款的管理力度,并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计提坏账准备,有效降低回款风险。

  由于我国航空制造尤其是军品领域开放时间较短,且行业进入有一定要求,行业内竞争者数量尚不多,但随着国家支持民营军工企业和加快航空产业发展等系列政策的实施,未来随着更多社会资本进入该领域,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如果公司后续发展资金不足,无法持续创新,生产规模及管理水平落后,无法保持市场份额,将可能被同行业或新进的其他竞争对手赶超,对公司未来业务发展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充分发挥既有的规模、技术、人才及资源优势,突出精细化管理及降本增效,通过技术革新、市场开拓、加强经营管理等途径保持技术优势、产品优势和品牌优势,持续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

  公司对前几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较高,如果部分客户经营情况不利,降低对公司产品的采购,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长将受到较大影响。

  应对措施: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不断加强新产品的研发、延伸现有产品链,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实现收入来源多元化,降低对主要客户的依赖。

  固态电池产业化信号已至?多家公司透露进展,机构火热关注!千亿工程机械龙头8月出口数据亮了

  商务部:对原产于加拿大、日本和印度的进口卤化丁基橡胶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求是》杂志发表习重要文章《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商务部:对原产于加拿大、日本和印度的进口卤化丁基橡胶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相关标签:
热门产品